社会网络对社区护理知识的作用论文

时间:2021-03-24 15:15:01 网络知识 我要投稿

社会网络对社区护理知识的作用论文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日趋成熟[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和老年病人逐年增加,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问题,如社区护士知识储备不足、获取渠道不畅、现有培训方式尚未完全结合社区特点等[2]。本文将介绍社会网络分析这一理论,通过总结该方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促进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前景。

社会网络对社区护理知识的作用论文

  1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社会网络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70年的发展,社会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在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经典理论包括强弱联结理论(Granovetter,1973年)、社会资本理论(.Coleman,1988年)、结构洞理论(R.Burt,1992年)。社会网络理论视社会结构为一张人际社会网,其中每一“节点”代表一个人或一群人组成的小团体,“线段”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结构特性[3]。社会网络分析是基于图论的思想,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来考察社会实体(个体、社会组织等)间的关系连接及其结构特征的一种研究取向[4]。主要用于描述和测量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所包含的东西如资源、信息等,并对这些关系建立模型,进而研究这些关系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通常社会网络分析法分为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和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法[5]。

  1.1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

  指研究者关注某一类核心行动者,根据具体的关系内容,收集与之相连的行动者以及这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由行动者及其直接关系人构成,只能分析社会连带,不能分析网络结构。自我中心社会网络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提名生成法,第二部分叫做提名诠释法。前者首要的问题在于研究主旨,如研究某个人的情感支持关系———向其询问遇到困境会向谁寻找情感支持时,受访者会列出一串名字,我们把所罗列的对象称为关系人。后者主要是针对提名生成法中所获取的关系人进一步探询他们与受访者的关系,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问连带强弱问题(将组织中个体间密切而频繁的直接联系称之为强联结,组织间疏远、不频繁的直接联系称之为弱联结),另一部分则是社会经济背景相似性问题[6]。

  1.2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法

  整体网络分析法研究一个有明确边界的群体内部所有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其不足为分析社会连带的能力较差,但却是测量网络结构的最重要方法。整体网络分析可以揭示整体网络的各种结构特征,如通过整体网络分析可清晰地展示各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为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效率提供参考。整体社会网络需要一个封闭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体里的每个人均需发放问卷,所得数据常用矩阵和社群图来描述[6]。表1是一个虚拟的关系矩阵图,表示从某行的行动者到某列的行动者是否存在某种关系(1=有关系,0=无关系)。封三图1、图2为社群图,其图像更为清晰简洁,常用UNCINET、Pajek、SoNIA等软件绘制[1]。

  2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的现状

  2.1国外现状

  国外对于社区护理的知识管理相对重视,其护理工作和管理有网络化的趋势[7]。社会网络分析法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鲜见,不过,国外知识管理的某些形式已显社会网络特征。如美国在人员配置和团队架构方面就表现出了联盟特色,通过论坛、沙龙、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强化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8,9]。澳大利亚对护士的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由学会统筹工作制定周密培训计划,政府出台政策保障培训实施,医学高校作为培训的第三方机构,实施分模块的有主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并构建以州为单位的社区健康护理论坛,提倡信息流通、成效反馈及延续护理实践能力的培训模式,也类似社会网络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10]。德国为促进社区护理从业者知识流动和共享,要求每个护士站护士每周碰头2次或3次,所有护士一起讨论护理计划和对病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7个护理站归属同一总部管理。同时,各州护理技术监测协会定期对各护士站进行考核和验收,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覆盖相当一部分社区护理人员[11]。

  2.2国内现状

  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52.6%~76.9%,专科学历占7.2%~41.6%,无专业学历护理人员占3.0%~15.9%,本科及以上学历最高为15%[2]。社区护理人员现有能力与实现新形势下社区卫生功能的要求不匹配尤为突出[12,13]。有研究已证实我国当前卫生服务体制下,护理人才分布总体呈现倒三角状态,医院越大,医疗、护理等人才越多,人员素质越高。而社区护士从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均与综合医院相比有较大差距[14,15]。有研究总结,目前社区护理培训内容系统性欠缺,主要有如下原因:①各类培训、讲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医院组织实施,培训内容缺乏统筹;②每次培训,参加的护理人员不一,造成信息传递不均、知识累积不足(无论是护士个体、还是社区服务中心的护理组织)。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广、地域分散、机构相对小,是导致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不畅的另一屏障。社区护士知识储备不足、诸多培训并未有效解决社区护理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呈现投入大、收效小的客观现状[16,17]。因此,建立长效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畅通学科知识流动渠道,提升知识流动效率及社区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是完善社区护理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举。

  3社会网络分析在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

  3.1社会网络分析与知识流动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于1999年将知识网络定义为一个社会网络,该网络提供知识、信息的利用等[18]。目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网络已成为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实践工具和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平台[19]。相当数量的研究就如何构建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网络进行了诸多探讨,如Seufert等[20]指出,知识网络框架至少需3个要素组成:一是行为主体(个人、小组或组织);二是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三是各行为主体在关系中所运用的资源。李丹等[21]认为知识网络中应包括网络核心组织、网络从属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共享知识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多数学者认为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网络构建过程,实质上是建立核心组织与各个从属组织之间基于知识管理的合作关系,构建方案需聚焦网络具体目标、从属组织、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等环节[22]。知识流动也称知识转移,是指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23]。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流动研究是知识管理关注的焦点。可见,将知识流动与共享放在具体的社会网络中进行研究是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3.2社会网络分析在促进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人际交流对信息获取很重要,同时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是一个社会过程,即需要知识的主体———人的相互交织促进知识的流动[24]。既然在管理、经济等各领域都存在社会网络,同样,也能够将社会网络分析引入社区护理知识管理当中,必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社区护士培训现状。①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和访问,构建出社区内部护士知识流动的网络。②分析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现状特征,从而诊断社区护理知识流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③也可比较不同地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护士知识流动网络的现状特征、知识流动网络的差别,探寻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内部阻碍知识流动的问题根源。④通过分析进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知识流的优化,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知识流动的制度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4小结

  社区护理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是护理专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是促进健康、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存在很多不足,应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敢于尝试和创新,拓宽研究视角。社会网络分析与社区护理的结合是一次新鲜的理论碰撞,其中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有待挖掘。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拓宽社区护理人员知识获取渠道,使新知识、新进展系统、快速地向社区层面扩散,优化护理人员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为病人得到规范、有效的优质护理而努力。

【社会网络对社区护理知识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高校外部知识网络研究论文03-28

谈谈课外知识对作文教学的渗透作用05-24

浅谈课外知识对作文教学的渗透作用05-24

网络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文05-26

解读网络对知识产权的影响与对策05-26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对知识可视化应用的论文03-29

浅说网络泛知识的构建方法论文03-28

剪纸教学对幼儿的作用09-29

网络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文05-29